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在營養常識方面有不少錯誤認識,許多人按照這種錯誤認識來安排自己的飲食,不但談不上營養,有的吃法還會影響健康。
吃素能長壽?
許多人都認為吃素可以長壽,長期不沾一點兒葷腥。有資料顯示,國內有人對終生清淡素食的645名寺廟和尚體檢發現,有45.6%的和尚患有慢性疾病,其中34.3%的慢性疾病與長期營養不良有關。據調查,長期吃素會造成營養素缺乏。
主要是優質蛋白質缺乏,人類所需要的蛋白質有兩種,一種是完全蛋白質,又稱優質蛋白質,含包括必需氨基酸在內的所有氨基酸,動物性蛋白質如奶類、精肉、禽蛋和魚蝦內的蛋白質均屬此類。另一種是不完全(或半完全)蛋白質,所含氨基酸數量不足,而且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。植物性蛋白質即屬此類,故吃素者易造成完全蛋白質缺乏。當人體蛋白質供給不足時,會減輕體重,患貧血、感染疾病,創傷、骨折不易癒合;嚴重缺乏時,血漿蛋白降低,可引起浮腫。
勞累後進補魚、肉、蛋?
幹了很重的活兒或進行大量運動之後,不少人要吃些魚、肉等來補充消耗,這種做法是錯誤的。食物按酸鹼性可分為兩大類,含有磷、氯、硫元素較多的食物,如魚、肉、蛋、糖、花生、啤酒等屬酸性食物;含鉀、鈉、鈣、鎂元素較多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豆類、茶等屬鹼性食物。偏食酸性食物可以引起酸中毒,即血液酸性化,結果易使勞累後的人更加疲勞,抵抗力降低,引病襲入。因此,勞累後不應多吃大魚、大肉。
水果榨汁喝?
現在許多家庭購置了榨汁機,有的家庭吃水果基本是榨汁吃,認為這樣方便省事。其實,除了某些病人或牙不好的老年人外,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。只喝水果汁,減少了人體對纖維素的攝取。以果膠為代表的水溶性纖維有預防和減少糖尿病、心血管疾患的保健功效;而水不溶性纖維則更多地用於防止胃腸系統的病變。水不溶性纖維具有刺激腸道蠕動和促進排便的作用,食物纖維能影響大腸細菌的活動,使大腸內膽酸生成量減少,並能稀釋腸內的有毒物質,減少致癌物與腸黏膜的接觸時間,因而可預防腸道癌變。
此外,食物纖維還可影響血糖水準,減少糖尿病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,並有防止熱量過剩、控制肥胖的作用,還有預防膽結石、降低血脂的功效。水果榨汁喝對兒童健康不利,易造成兒童牙齒缺乏鍛煉,面部皮膚肌肉力量變弱,眼球的調節機能減弱。另外,長期咀嚼無力,下顎會變得不發達,牙齒排列不整齊,上下牙齒咬合錯位。孩子乳牙出全後應吃些富含纖維、有一定硬度的水果,以增加孩子的咀嚼力,通過咀嚼動作牽動面肌及眼肌運動,加速血液迴圈,促進牙床、頜骨與面骨的發育,既健康又美容。
把吃水果當正餐?
現在,有些怕胖的女士,中午只吃個蘋果或柳丁,喝杯飲料,就算正餐了。有的肥胖女士想更快減輕體重,在一天的食譜中,除吃些水果外,不吃其他食物,特別是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。這是不正確的。營養學家指出,大部分水果含蛋白質、鐵、銅和維生素B12較少,長期只吃水果雖然會減輕體重,但容易導致貧血。節食減肥不能以水果當正餐,應適當吃些大豆、蛋類、乳類、魚類及瘦肉類食物,保證營養均衡。
中年人吃夜宵?
日本學者對35~45歲年齡組的人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,結果發現在胃癌患者中有吃夜宵習慣者占63.84%;而同年齡組的健康人中有吃夜宵習慣者比例較小。
常吃夜宵不僅易誘發胃癌,還容易引起肥胖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高血脂等多種疾病,所以中年人不宜吃夜宵。另外,晚餐的食量也應適當控制,飯量以七八分飽為宜。實驗證明,限制晚餐食量,能減少許多中老年期常見病的發生率,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白內障、腎功能衰弱、免疫系統和胃腸道癌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