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槓特卡切夫騰越的振浪有幾種做法,但總的可以分為兩種做法,一種是用「蓋浪」振浪的做法,我們暫且把它叫做「大振浪」,而身體、角度變換較小的做法,我們把它稱為「小振浪」。大、小振浪都可以很好地完成特卡切夫。
我為什麼建議採用「小振浪」的振浪方法呢?原因有三點:
一、用「小振浪」做更有利於身體充分下沉,使整個動作更易於完成下沉、向上的身體運動軌跡,而「蓋浪」的做法容易產生「前」、「後」的錯誤,對完成特卡切夫不利;
二、騰越的連接在新規則中可以獲得加分,而特卡切夫無疑是騰越連接騰越比較容易的方法,與空翻抓槓和空翻越槓抓槓再連接騰越動作相比較,它相對容易的多,而且可以以屈體、直體、分腿的姿勢完成,也可以轉體,還能連接 空翻抓槓等;
三、用「小振浪」的做法比「大振浪」更容易完成特卡切夫騰越之間的連接。我曾經看到前獨聯體運動員在表演中完成了8個特卡切夫騰越的連接;
因此,在選擇單槓騰越動作連接時,特卡切夫應當是一種不錯的選擇。運動員一旦選擇了適合自己做的特卡切夫動作,那麼,就要下「大功夫」,細緻安排訓練計劃,採用有效的輔助練習方法,結合拉保護帶的訓練方法,逐步過渡到獨立完成。不要怕花費時間和精力,千萬不要只圖快,在運動員沒有掌握正確的技術、身體位置、空中感覺前,不應當向下一個步驟發展,要扎扎實實地逐步掌握好動作要領,這樣學習出來的特卡切夫才能鞏固。先學好一個,然後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去鞏固動作,如果著急把動作連起來做,連接做早了,容易「退法兒」,真正學好了一個,連起來做就很容易了。
輔助練習建議採用以下幾種做法:
一、單槓擺動的小振浪前振跳下(海綿坑內);
二、保護帶小擺動振浪前振屈體前空翻(體會「肖空翻」的感覺);
三、拉保護帶稍大擺浪,完成振浪前振跳下(不越槓);
四、拉保護帶做完整的特卡切夫騰越。
圖例:
1、將身體充分頂直;
2、點腳、含胸;
3、充分地下沉(一定要沉在肩、胸、而不是腹、胯);
4、含胸踢腿;
5、點腳,充分振開肩、胸(不是腹部);
6、提氣、含胸,向上騰起,完成越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