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生活中的心理學:我們都有完成欲

球賽其爛無比,老公還是看到了終場;電影無聊透頂,我們還是等到觀眾悉數離場;手中的書如同雞肋,我仍然期待下一刻會有驚喜……

    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,不完成似乎心有不甘,有人曾說,「在一隻猩猩面前畫一個未完成的圓圈,如果它這時能找到粉筆的話,也會迫不及待地去將它完成。」
     這是個有趣且不可能驗證的假設。
     但有時我們確實會有這樣的傾向,無法容忍一些未完成的事情,以至於讓那些沒做完的事給自己造成壓力。一個朋友離職前整理文檔,發現生活中一堆未完成的「爛尾樓」,那叫一個鬱悶——我怎麼會這樣半途而廢呢?
     但現實是,她並非半途而廢之徒,相反在專業領域內相當有成就,而且,她所列舉的那些放棄,在我看來並非如此重要,很多不過是開個小頭,覺得進行不下去了及時叫停而已。
     但是,因為「未完成」,它似乎變得重要起來,以致成了她的心頭之禍。
     想想,記憶中最深刻的感情,是不是沒有結局的那一樁?印象中最漂亮的衣服,是不是沒有買下的那一件?最近心頭飄著的,是不是那些等你完成的任務?
     是的,我們都有與生俱來的完成欲。
     早在1927年,德國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就進行了這樣一項實驗:
     讓接受測試的人完成18~22個拼版、算術等簡單課題。每個人完成一半時,研究人員刻意打斷,然後讓他們去做另一項課題,直到完成該項課題。當被要求回憶所有的任務時,發現未完成的課題被回憶起來的有68%,而已完成課題的回憶率則是43%。
     這種心理規律後來被命名為「蔡格尼克效應」。
     也許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吧:
     考試前對需要背誦的內容倒背如流,一直持續到考試前都不會忘記,可一旦試卷完成,那麼所有的東西都被大腦拋到了九霄雲外;
     即將公眾演講前天天想著念著,不斷重申它的重要性,可是一旦過去,那些台詞啊,手勢啊,即刻成為過眼雲煙。
     為什麼呢?
     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未完成的工作引起了情緒上的震動。一般而言,人在完成某任務時引起的緊張狀態會一直持續到任務完成。如果中斷,這種緊張狀態會讓人的心理活動指向未完成的任務。也就是說,我們對「未完成」的記憶要遠遠優於那些「已完成」。
     這就無怪乎,我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即使非重要事件,也有較強烈的完成動機而且記憶深刻;而對那些已經處理完的即使是重要事件,也不以為然甚至且片甲不留了。
     經常聽到有人說,「這個事兒一日不完結,我就一日得不到解脫。」
     這也昭示著「蔡格尼克效應」會使有些人走入極端。要麼因為拖拉永遠也完不成一件事,要麼非得一口氣把事做完。他們的驅動力,似乎就是未完成的緊張感。就像小時候的假期作業,要麼放假開始就一氣呵成把它搞定,要麼一直推遲到假期結束還是做得三三兩兩。不也是這個效應在作祟嗎?
     當然,對很多人而言,蔡格尼克效應是驅動我們完成工作的重要動力。正是因為對這個未知世界的完成欲,我們才有讓自己不斷改變的鬥志。
     此外,我們還可以趨利避害,分清哪些是瑣碎無比卻讓你糾結不已的不值得事件,果斷放棄;哪些是重要至極卻一直進行不下去的值得事件,堅持到底。
     那天看報,興致盎然之處,卻戛然而止。文章結尾拋出一個問題,就告訴你下回分解了。
     難道人人都知道「蔡格尼克」?
返回列表